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五百五十章发动机自带激光武器!曹东明:王院士是在考察我?

会场。

王浩站在台上说明了研究内容,并解答了大部分人对于研究的疑惑,他主要说明了两点。

一点就是稳定控制的湮灭粒子技术。

另一点就是温度需求降低到了六千摄氏度。

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惊,他们已经顾不上会场纪律了,带着惊讶忍不住讨论起来。

湮灭粒子,他们当然是听说过的。

普利尔为科学英勇牺牲的‘爆炸事件’,就是以王浩的研究组发表‘湮灭粒子理论’告一段落。

争论,也由此而起。

很多国外的物理学家更相信反物质理论,他们认为爆炸事件中出现了正反物质湮灭现象,由此制造出了不可控的能量。

阿迈瑞肯方面还推出了一个印度裔的物理学家,以爆炸事件的实验为切入点去研究反物质技术。

后来就出现了第二次爆炸事件。

那个新闻让全世界感到震惊,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,想到阿迈瑞肯的研究会在两个同样的地方摔倒,就感觉有些好笑。

当然了。

科学实验事故是需要严肃对待的,他们只能严肃的持有默哀态度,觉得好笑也只能憋在心里。

中途高能所则是宣布,和反重力性态中心合作,并在实验中制造出来超光速粒子,验证了湮灭粒子理论。

以此,湮灭粒子理论被更多的学者认可。

在高端学术圈里,湮灭粒子理论的名气很大,但大家都默认就只是一项理论,高能所制造出超光速粒子,也只是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。

结果……

王浩团队已经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?

这太骇人了!

从物理学的发展史来看,一项全新的理论从提出到被验证,再到转化为技术,最低也需要几十年时间,更不用说掌握完善的技术了。

那需要更久远的时间。

他们听到说掌握了稳定控制的湮灭粒子技术,第一时间都感觉王浩是在开玩笑,觉得实在是太不真实了。

那可是湮灭粒子技术!

湮灭粒子技术,可以直白的理解为‘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技术’,和反物质技术的理论不同,但结果是类似的,都是制造出超强的能量,其能量转化效率为‘百分之百’。

相比来说,核聚变技术就只有07。

核聚变技术就已经相当惊人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