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五百零六章一阶银,洛氏硬度和惊人的电阻率!

湮灭力场实验组上下都忙碌起来。

初次实验爆发性的成果,让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,他们发现了39种升阶元素,也确实掌握的湮灭力场技术,处在‘元素升阶爆发’的范围。

“再能够提升湮灭力场强度,必定能够发现更多的升阶元素。”

“哪怕只是提升的一倍率,都可能有几种元素。”

“20倍率以上的范围,元素升阶是最密集的,必须要把握住实验机会。暂时我们只有三次机会……”

现在是第二次。

何毅、向乾生,再包括刘云利等人,则都期待提升力场强度,能够发现一阶银元素。

那是非常重要的。

有些元素即便发生了升阶,实用意义也并不大,而有些元素则不同,一阶银很可能代表‘近乎常温超导金属’的大规模应用。

那代表科技的大爆发。

国际都认为湮灭力场方向的研究,能够带动人类科技迎来蓬勃发展,但至今相关研究对于普通人的影响还是很少的。

一阶银,能够迅速改变这一切。

在有了第一次实验经验以后,第二次的论证速度相对就比较快了,整体上花费了不到两个星期。

他们只是找出第一次设计中的问题,进行一定的设计改进以后,就可以拿着方案去找合作工厂制造了。

实际上,有些才刚加入研究组的研究员,对于实验论证还是搞不太清楚,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第二次论证,就能够知道第一次的问题。

第一次的实验可以说相当成功了,各部分的设计最终都体现在整体制造出的湮灭力场强度上,那么如何知道哪一部分有问题呢?

有些人私下里讨论的时候,就被‘老人们’教育道,“这方面要自己研究。在我们的实验组,听王院士的就对了。”

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原因。

别说是第二次实验了,第一次实验也是王浩来把控,设计从细节到整体都是他敲定的。

至于原因……

很难说。

这些人也只能带着疑惑接受‘王院士是天才,听他的肯定没错’的答案。

实际上,设计中的问题还是能够以理论做出解释的,与之相关的就是颗粒材料内部颗粒的形态。

颗粒的形态和直流反重力设计直接相关,和直流强湮灭力场也存在关系,只不过其关系需要非常复杂的运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为您推荐